黑木耳种类

悬赏分:20|
同上
知识库标签: 木耳   |列兵
  1.木耳 子实体丛生,常覆瓦状叠生。耳状。叶状或近林状,边缘波状,薄,宽2-6cm,最大者可达12cm,厚2mm左右,以侧生的短柄或狭细的基部固着于基质上。初期为柔软的胶质,粘而富弹性,以后稍带软骨质,干后强烈收缩,变为黑色硬而脆的角质至近革质。背面外面呈弧形,紫褐色至暗青灰色,疏生短绒毛。绒毛基部褐色,向上渐尖,尖端几无色,(115-135)μm×(5-6)μm。里面凹入,平滑或稍有脉状皱纹,黑褐色至褐色。菌肉由有锁状联合的菌丝组成,粗约2-3.5μm。子实层生于里面,由担子、担孢子及侧丝组成。担子长60-70μm,粗约6μm,横隔明显。孢子肾
  形,无色,(9-15)μm×(4-7)μm;分生孢子近球形至卵形,(11-15)μm×(4-7)μm,无色,常生于子实层表面。
  2.毛木耳 子实体初期杯状,渐变为耳状至叶状,胶质、韧,干后软骨质,大部平滑,基部常有皱褶,直径10-15cm,干后强烈收缩。不孕面灰褐色至红褐色,有绒毛,(500-600)μm×(4.5-6.5)μm,无色,仅基部带褐色。子实层面紫褐色至近黑色,平滑并稍有皱纹,成熟时上面有白色粉状物即孢子。孢子无色,肾形,(13-18)μm×(5-6)μm。
  3.皱木耳 子实体群生,胶质,干后软骨质。幼时杯状,后期盘状至叶状,(2-7)cm ×(1-4)cm,厚5-10mm,边缘平坦或波状。子实层面凹陷,厚85-100μm,有明显的皱褶并形成网格。不孕面乳黄色至红褐色,平滑,疏生无色绒毛;绒毛(35-185)μm×(4.5-9)μm。孢子圆柱形,稍弯曲,无色,光滑,(10-13)μm×(5-5.5)μm。
  功效分类
  凉血药;止血药
为最佳答案评分?
100% (1)
不好 0% (0)
(目前有 1 个人评价)

其 他 回 答共2条

1楼

黑木耳种类:
黑木耳优良新品种陕耳3号
一、品种介绍:陕耳3号黑木耳品种具有抗杂抗病、高产稳产、色黑质优、商品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该品种是一个以代料栽培为主、兼作段木栽培,综合性状优良的木耳品种,适宜黑木耳主产区推广。代料地栽平均每亩产513公斤,分别比对照1和对照2增产37%和29%。
本产品3年预计推广400hm2(6000万袋),按每亩产干耳500公斤计算,可提供优质黑木耳干品300万公斤,总产值达1.2亿元(40元/公斤干耳计),净增经济效益9000万元(400 hm2×22.5万元);同时回收和转化6000万公斤农林废料,节约木材120万立方米(0.5立方米/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推广处-黑木耳优良新品种——陕耳3号(A08)
黑木耳优良新品种——陕耳3号(A08) 陕耳3号黑木耳品种具有抗杂抗病、高产稳产、色黑质优、商品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该品种是一个以代料栽培为主、兼作段木栽培,综合性状优良的木耳品种,适宜黑木耳主产区推广。
黑木耳简介
中国木耳属真菌种类
木耳属属于担子菌纲、银耳目、木耳科。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地区,全世界有15种左右,几乎全部分布于我国。因此,中国是世界上地地道道的木耳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木耳生产和消费大国。黑木耳是我国最主要的食(药)用菌,产量和质量都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其食用和药用的历史源远流长,有素中之荤的美誉,不仅是盛大宴会中的盘中珍馔,也是家常烹饪的美味佳肴。作为药用菌不仅是食疗中的上乘佳品,也是现代中药制剂中的重要资源。
黑木耳自“开天以来便已有之”。在浩瀚的中国古代史料中木耳的释名颇多,如《本草纲目》中的木菌、木蛾;《韩昌黎集》中的树鸡等等。实际上中国古代先人们对菌类的认识比西方国家要早许多年并作了形象的记述,如《礼记.内则》中就有“无华而生者曰芝栭”的说法。《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本草拾遗》、《经市政类备及本草》及至《本草纲目》都有五木耳之说。但这些记载中所称的木耳与现代分类体系中所指黑木耳尚有很大距离,不过就其形态、生境、性味、功效的描述,应该说包括我们现在所说的黑木耳。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菌菜独树一帜,为异彩纷呈的南北菜系平添几分妖娆,无论是达官显贵的“御膳”、“府菜”,还是寻常百姓的小酌佐餐,无论是佛寺道观中的斋菜,还是茶肆酒楼的素食都有菌菜的身姿,黑木耳当然位列其中。公元前300年成书的《礼记》中说,王者“食所加庶馐有芝栭”,历代君王和文人墨客更是少不了对菌菜的欣赏和咏叹,从周王室到清末的慈禧都有嗜食菌菜的故事。早在后魏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就详细介绍了木耳的烹调食用方法,“木耳菹:取枣、桑、榆、柳边生,犹软湿者……煮五沸;去腥汁,出置冷水中,净挑。又著酢浆水中洗出,细缕切迄。胡荽,葱白,少着取香而已。下豉计。酱清及酢调和适口,下姜,椒末,甚滑美”。而象韩愈、黄庭坚、陆游等又都留有吟咏木耳菜的诗篇,如黄庭坚的《池口风雨留三日》中,就有“薪者得树鸡,羹盂味南烹”的名句,宋代理学家朱熹有多首咏菌诗,在《木耳》一首说“蔬肠久自安,异味非所夸,树耳墨垂聃,登盘今亦乍”,在大文学家曹雪芹笔下更是把各种名目宴会中的菜谱描述得至极至真,当然不乏黑木耳在其中。
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刻意求精的中国饮食文化使其他文化圈无法望其项背。在中国饮食文化中与口腹饱餐享受美味密不可分的另一面是独树一帜的食疗文化,也就是基于“医食同源,药食同源”流传千年至今的以食物治疗疾病,保养身体,达到健康目的的食疗。宋代刘涓子的《鬼遗方》记载“木耳粥治痔”,明《食物本草》称其“极验”,另外木耳炖猪肠治疗便血,双耳汤治疗咳血,木耳炒黄花治疗尿血,木耳红糖汤治疗妇女淤血造成的月经过多、产后恶露不尽、小腹疼痛等。民间还有木耳拌白糖治痢疾,木耳烧豆腐治心血管疾病,木耳冰糖汤治高血压、眼出血等的记载。与食疗相一致的是,黑木耳又是传统中医药学中的不可或缺的上品。黑木耳经历代本草学家,医学家的实践验证了其确切的疗效。在《神农本草经》中将木耳列为中品,指出可“益气不饥、轻身强志”,吴瑞的《日用本草》进一步说明,可“治肠癖下血,又凉血”。《本草纲目》中收集了木耳治疗“崩中漏下”、“血痢下血”、“新久泄痢”、“血注脚疮”等病症的各家药方。
至现代的刘波教授在《中国药用真菌》一书中更为详尽地记载了木耳科治疗的各种病症。如:木耳丸可治寒湿性腰腿疼痛,木耳散治外伤引起的疼痛、血脉不通、麻木不仁、手足抽搐,还可治疗产后虚弱、抽筋麻木等。晚近一些药厂利用黑木耳开发了降脂利脉的新药,预示着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人们日常生活中,因为木耳富含胶质,可以消除消化道中的纤维而常将木耳作为纤维工业、采矿业的保健食品。近代对其化学成分的分析证明:黑木耳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远比一般蔬菜和水果高,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其维生素B2的含量是米、面、蔬菜的10倍,比肉类高3-5倍;钙的含量是肉类的30-70倍;磷的含量比肉、鸡蛋都高,是番茄、马铃薯的4-7倍;尤以铁最丰富,为各类食品的含铁之冠,比肉类高100倍。每100g黑木耳含蛋白质10.6g,脂肪0.2g,糖65g,粗纤维7g,灰分5.8g,钙375mg,磷201mg,铁185mg,胡萝卜素0.03mg,硫胺素0.15mg,核黄素0.55mg,尼克酸2-7mg。在所含多糖中有甘露聚糖、甘露糖、葡萄糖、木糖、葡萄醛糖和少量的戊糖、甲基戊糖,另外还含有卵磷脂、脑磷脂和鞘磷脂以及黒刺菌素,麦角甾醇,22,23一二氢麦角甾醇和15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1980年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证明,木耳可降低人体血液凝结,对心脏冠状动脉疾病有预防作用,摄食木耳可抑制血小板凝集是受水溶性低分子量物质的作用所致。1981年的另一项研究证明:1份木耳置20份磷酸盐缓冲液中云将离心后可得到一种抑制血小板凝集的物质,每克可提取400活性单位,1活性单位指1ml富含血小板的血浆中用3.2μmol二磷酸腺苷引起的血小板凝集被抑制50%,用有机溶剂处理后其水溶性部分的活性仍可大部保留,这可能就是腺苷所致。其中的黑刺菌素有抗真菌作用。临床上木耳还可用于创面肉芽过剩,伤口周围及肉芽用盐水清洗后消毒,将酒精消毒过涨大的木耳平贴在肉芽上,纱布包扎三天即痊愈。
黑木耳的栽培有记载可考的约在7世纪。《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中引《药性论》指出:“煮浆粥安槐木上,草覆之,即生蕈”此处的蕈,按《说文解字》指桑耳,即“生于桑者曰蕈,生于田者曰菌”。宋元时期,食用菌的培养有了进一步发展,创造了人工接种的方法,王祯《农书》中记载“经年树朽,以蕈碎锉,匀布坎内,以蒿叶及土覆之,时用泔浇灌……雨露之余,天气蒸暖,则蕈生矣”。其中“以蕈碎锉,匀布坎内”即人工接种,接种后“时用泔浇灌”即为菌种提供营养和湿度条件,这是在人类栽培食用菌史中技术上的一大突破。至清代,湖北的郧属等地已发展为黑木耳的重要产区。《湖北道志》记载:“木耳,《黄州府志.》以为罗田专产、然它县亦有之。《道城志》谓之木蕊,亦木耳也。上游诸郡枣阳、南漳、谷城、兴山、归州、巴东、长阳等处所出亦盛,而以郧属产者最为著名,世谓之郧耳。”另外,房县的栽培已达到相当规模,排架在山上的耳木“杈丫纵横,如结栅栏”另外大巴山南麓的四川南江、万源、太平等地已是具有成熟栽培木耳经验的产地,这些地方将直径若茶皿的育成树砍为节,“头年卧山,次年立架,一经春雨则茁生木耳”,而对称之为木耳厂的种耳之山,记述更为详尽:“择山内八九年,五六年花粟、青棡、梓树用之,不必过大,每年十月内,将树伐倒,纵横山坡上,雨淋日晒,至次年二三月间,将木立起,二三十根攒一架,再经淋晒,四五月内即结木耳,第一年结耳尚少,二年最旺,三年后木朽烂不出耳矣。采耳遇天晴则晒晾,阴雨用火焙干,然后打包”。这一方法一直沿用至20世纪的60-70年代。只是其间增加了人工接种的方法,80年代之后的出版的读物中除介绍代料栽培外,仍然有较大篇幅介绍段木栽培的详尽方法,时至今日在人们生态意识逐步增强,森林区禁伐令一再发布后,仍有少数地方沿用段木栽培法。
知识库标签: |列兵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立即登陆回答获取会员积分,提高用户级别
友情链接: ql_array=array(); ?>
Copyright © 商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