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荔枝的诗句

悬赏分:20|
**好是描写杨贵妃的
知识库标签: 荔枝   |列兵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第一首)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宋朝苏轼《惠州一绝》)
“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明代徐《咏荔枝膜》)
“甘露凝成一颗冰,露浓冰厚更芳馨” (范成大的《新荔枝四绝》)
“荔子甲天下,梅妃是部民” (蔡襄)
“荔城无处不荔枝” (郭沫若)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张籍《成都曲》)
“蜀中荔枝出嘉州,其余及眉半有不” (苏轼)
“红颗珍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可痴。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 (白居易《种荔枝》)
“南州六月荔枝丹” (明朝陈辉《荔枝》)
“飞焰欲红天” (郭明章《荔枝》)
“红云几万重” (北宋邓肃《看荔枝》)
“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 (宋徽宗《宣和殿荔枝》)
“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 (明朝文征明《新荔篇》)
还有,白居易说它:“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杜甫赞赏它:“九过泸戍摘荔枝,香枫隐映石逶迤。”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87330.html
为最佳答案评分?
100% (1)
不好 0% (0)
(目前有 1 个人评价)

其 他 回 答共7条

1楼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苏轼《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知识库标签: 荔枝   |列兵

2楼


杜牧《过华清宫三首(之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苏轼《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壳如红缯,
膜如紫绡,
瓤肉莹白如冰雪,
浆液甘酸如醴酪。〔白居易《荔枝图序》〕
一日而色变,
二日而香变,
三日而味变,
四五日外,
色香味尽去矣。 〔白居易《荔枝图序》〕
荔枝叹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棋海,风枝露业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至今欲姇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
争新买宠出新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邪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苏轼
知识库标签: 荔枝   |列兵

3楼


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兼寄万州杨八使君 [唐]白居易
全唐诗

奇果标南土,芳林对北堂。素华春漠漠,丹实夏煌煌。叶捧低垂户,枝擎重压墙。始因风弄色,渐与日争光。夕讶条悬火,朝惊树点妆。深于红踯躅,大校白槟榔。星缀连心朵,珠排耀眼房。紫罗裁衬壳,白玉裹填瓤。早岁曾闻说,今朝始摘尝。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润胜莲生水,鲜逾橘得霜。燕脂掌中颗,甘露舌头浆。物少尤珍重,天高苦渺茫。已教生暑月,又使阻遐方。粹液灵难驻,妍姿嫩易伤。近南光景热,向北道路长。不得充王赋,无由寄帝乡。唯君堪掷赠,面白似潘郎。
梁嵩,龚州(今广西平南)人。字子高,又字仲邱。生卒年不详。五代十国南汉白龙元年(925)状元。梁嵩自幼勤奋好学,善诗文。南汉刘龑帝效法唐制,开乙酉进士科考于广州。梁嵩在殿试时作《赋荔枝诗》:“露湿胭脂 拂眼明,红袍千裹画难成。佳人胜尽盘中味,天意偏教岭外生。桔柚远惭登贡籍,盐梅应合共和羹。金门若有栽培地,须占人间第一名。”被皇帝赞赏,点其为状元,恩授翰林学士。后获恩准,离任回乡,侍奉老母。
唐时的四川气候比现在暖和,盛产荔枝。白居易的那篇《荔枝图序》一开头就说"荔枝生巴峡间",俨然把荔枝当成了四川特产。那时候有个叫薛能的文人,就很奇怪杜甫在四川住了那么多年,居然不赋荔枝,因此他要做为荔枝赋诗的第一人。这荔枝的首唱,并不怎么高明:"颗如松子色如樱,未识蹉跎欲半生。岁杪监州曾见树,时新入座久闻名。"大约到了宋代,四川就不怎么产荔枝了,所以四川人苏东坡到岭南偿到了荔枝,才会欣喜若狂,大叫"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知识库标签: |列兵

4楼


里还
知识库标签: |列兵

5楼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知识库标签: 荔枝   |列兵

6楼


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咏史诗是杜牧路经华清宫抵达长安时,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荒淫误国而作的。华清宫曾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游乐之所,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 :“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因此,许多差官累死、驿马倒毙于四川至长安的路上 。《过华清宫绝句》截取了这一历史事实,抨击了封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昏庸无道,以史讽今,警戒世君。
“长安回望绣成堆 ”,叙写诗人在长安回首南望华清宫时所见的景色 ,“回望”二字既是实写,又启下。诗人在京城眺望骊山,佳木葱茏,花繁叶茂,无数层叠有致、富丽堂皇的建筑掩映其间,宛如一堆锦绣 。蓦地升腾起一种回顾历史、反省历史的责任感,由景而发历史之感慨。正是“山顶千门次第开”以下三句,承上而来,是回顾历史。骊山“山顶千门”洞开写出唐玄宗、杨贵妃当年生活的奢华,并给读者设下疑窦 :“山顶千门”为何要“次第”大开?末两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答案。原来这都是杨贵妃使然 。当她看见“一骑红尘 ”奔驰而至 ,知是供口腹享受的荔枝到了,故欣然而“笑”。
而其他人却以为这是来传送紧急公文,谁想道马上所载的是来自涪洲的鲜荔枝呢!诗的结句既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揭示“安史之乱”的祸根。
咏叹天宝轶事,旨在警醒后来的君主,不要因贪图享乐而延误国事 。但是 ,诗人既未写“安史”乱起、玄宗仓惶出逃、马嵬坡演出悲剧的惨状,也没有罗列玄宗游乐疏政、骄奢淫逸的生活现象,而是把千里送荔枝博取贵妃一笑这样一件“小事 ”突现出来,于细微处发现历史问题。“一骑红尘妃子笑”,把骑马飞奔,千辛万苦赶送鲜荔枝的差官,同贵妃嫣然一笑进行了绝妙的对比,把如此严肃的历史主题在一个“笑”字中形象表现出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性。
苏轼《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知识库标签: 荔枝   |列兵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立即登陆回答获取会员积分,提高用户级别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商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