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2 04:23:49
反观虹桥国际中心商务区,正以战略性眼光构建“一核两带三片区”的产业新格局。在“一核”带领下,虹桥枢纽重心区形成品质商务集群;“两带”沿轨交与生态廊道延伸,串联起智慧物流与绿色科创产业;“三片区”错位发展,分别聚焦国际贸易、总部经济与临空产业。这片热土已集聚3000余家总部企业,其中不乏世界500强区域总部与行业隐形TOP,形成强大的产业虹吸效应。作为高级别航空枢纽,其年旅客吞吐量突破4000万人次,日均起降航班超1200架次,构建起通达全球的空中网络。依托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一高级别开放平台,年均吸引超500家世界500强企业参展,累计达成意向成交额超3500亿美元,成为全球新品发布、前沿技术展示的重要窗口。近期落成的“虹桥海外中心法务区”更具里程碑意义,该区域整合60余家涵盖国际仲裁、跨境合规、知识产权保护的涉外法律服务机构,组建由千余名专业律师构成的人才库,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为企业出海提供从投资尽调、合同谈判到纠纷解决的全周期法治保障,有效解决企业跨境经营的法律壁垒。虹桥组织企业赴港交流,参加国际论坛,学习经验促进中企国际化发展。江苏一站式大虹桥如何护航中资企业高质量出海报价行情
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国际经贸格局加速演变的大背景下,上海虹桥国际中心商务区作为服务企业出海的前沿阵地和战略支点,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与果敢的行动力积极破局。今年以来,商务区紧扣“开放枢纽门户”重点定位,聚焦生物医药、品质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跨境金融、国际法律等专业服务领域,通过政策组合拳与资源聚合效应双向发力:一方面,搭建“一站式”企业出海服务平台,整合海关、税务、外汇等政策资源,打造全流程服务链条;另一方面,创新举办“跨国商机对接会”“海外市场趋势论坛”等品牌活动,联动全球500余家行业协会与专业机构,为企业提供精细化市场研判与本土化运营方案。通过产业生态优化与服务能级提升双轮驱动,虹桥国际中心商务区正加速成长为中企“扬帆出海”的动力引擎,以各方位、多层次的赋能体系,助力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行稳致远。江苏一站式大虹桥如何护航中资企业高质量出海报价行情虹桥构建贸易信用体系,为中企出海交易提供保障,促进诚信贸易 。
谈及未来规划,孔福安透露,商务区将在三个维度持续发力:一是深化“虹桥海外服务中心”建设,计划三年内完成北美、欧洲、东南亚三大区域服务节点布局,为企业提供本土化运营支持;二是创新金融服务模式,联合境内外金融机构推出跨境融资、汇率避险等专项产品;三是打造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引入国际仲裁、知识产权保护等专业机构,降低企业出海法律风险。“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家从虹桥出发的企业,都能获得全周期、国际化、一站式的专业服务,真正将‘大虹桥’建设成为中国企业扬帆世界的启航港。
同时,香港是国际化专业服务业的高地,也是国际化人才的高地。虹桥与香港在这些领域有非常强的协同性、互补性,此前亦有过很多成功的合作案例。虹桥国际中心商务区曾经组织区域内的专业服务机构赴港参加中亚丝绸之路高峰论坛,亦曾专门组织相关企业赴大湾区招才引智。就在今年3月,虹桥国际中心商务区还携手70余家重点企业,685个品质岗位亮相“2025创新香港国际人才嘉年华”,通过精细对接香港国际化人才资源,加速沪港两地“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此外,为了支持国内人才赴香港交流,虹桥国际人才服务中心设立了专门窗口,方便商务区企业、人才往来港澳。虹桥交通枢纽升级,2024 年客流量 4.38 亿人次,多条线路开通提升运输力。
值得关注的是,孔福安对“大虹桥”与香港“超级联系人”的合作充满期待。他在专题研讨会上援引世界银行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数据深入分析:在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抬头、贸易壁垒增多的复杂国际环境下,跨国人才流动效率每提升1%,企业跨境贸易成本可明显降低0.8%。这组极具说服力的数据,不仅揭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底层逻辑,更印证了“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战略价值。通过整合“大虹桥”作为长三角经济枢纽的产业集群优势,叠加香港在国际金融、法律、专业服务领域的人才储备与国际化经验,这种“软硬实力”的互补合作,将有效打破跨境贸易中的隐性壁垒,为中国企业构建更高效的出海通道。虹桥提供多语种服务,助力中企跨越语言障碍,顺畅开展国际交流。江苏一站式大虹桥如何护航中资企业高质量出海报价行情
虹桥举办商务培训活动,提升中企海外运营管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江苏一站式大虹桥如何护航中资企业高质量出海报价行情
在总部经济领域,商务区展现出强大的磁吸效应。安踏、美的、晶科能源、天合光能、诺力股份、信达生物、云南白药等一批行业高质量企业,纷纷将国际业务总部和研发中心布局于此。以安踏为例,作为全球有名的体育用品集团,安踏将国际业务总部落地虹桥,借助商务区国际化的商务环境和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加速开拓海外市场;晶科能源作为全球前列的光伏企业,其在商务区设立的研发中心,汇聚了全球高质量的科研人才,依托上海完善的科创生态和丰富的学术资源,不断推动光伏技术的创新与突破。不仅如此,博世、永恒力、伊顿等外资企业也纷至沓来,将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设立在商务区。博世作为德国工业巨头,在此布局地区总部后,进一步强化了其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实现了技术研发、市场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的高效协同。众多国内外高质量企业的入驻,不仅为商务区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能,更形成了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有力推动了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江苏一站式大虹桥如何护航中资企业高质量出海报价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