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大,结晶后的晶粒就越细……
2……低温浇注,或者慢浇注,一方面使铸型温度不致于升高太快,另一方面由于延长了凝固时间,晶核形成的数目增多,即可获得较细小的晶粒……
这两段话是从一页一本书里弄出来的
**个问题中的1说冷的越快越细
2说凝固时间越长越细
冷的快=凝固时间短
不矛盾么?
淬水所得的马氏体是不是冷却越快就越纯(不考虑残余奥氏体)而不含有铁素体和渗碳体?
淬油慢冷会相对淬水得到较多的铁素体与渗碳体么?
深度淬火,二次淬火的目的是什么(听说是先在开水或热油里淬,然后放到液氮里淬两次)?
我记得书上说好像是二百多度到室温这个阶段要慢冷,否则应力大,脆。那么这种淬火工艺有什么用呢?
小道消息说中国古代的热处理已经有类似今天二次淬火的工艺,那么零下的温度是怎么得到呢?
铁匠用木炭烧铁,为什么要在木炭弄湿还要附上黄土?
我问一些人,他们有的说是为了增加燃烧时间,有的说是为了增加发热量。但是没有人能说清楚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