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标签:
|列兵
第一个三极管(Q1)的基极应该是1.2~1.4V左右,是Q1和Q2两只三极管的基极导通电压之和;
由于R1作为集电极电阻其阻值相对较大,而R2作为基极电阻其阻值相对较小,因此两只三极管可能都会进入饱和状态(尤其是Q2进入饱和状态的可能性很大);
5V电源的电流走向是经R2到Q1的基极,然后分两路,一路经R4到Q2的基极,另一路作为Q1的基极输入电流经Q1的发射结到Q2的基极,在这里再分两路,分别经R3和Q2的发射结到电源地;
24V电源的电流走向是经R1到Q1、Q2的集电极连接点,然后分两路,一路作为Q2的集电极电流经过Q2的集电结、发射结直接到达电源地,另一路作为Q1的集电极电流到达Q2的基极,其后的走向与前边所述5V电流到Q2基极后相同。
- 为最佳答案评分?
-
好 100% (1)
-
不好 0% (0)
- (目前有 1 个人评价)
其 他 回 答共3条
1楼
电压没问题呀,电路工作基本正常。
5V 经 R2,R4 分别 加在 Q1,Q2 的基极上,使 Q1,Q2 导通。
24 V 经过 Q1,Q2 的集电极到发射极,入地。
标准的达林顿管不应有 R3,R4,这个负反馈使得放大倍数减少。
C端完全导通电压应该是没有那么高,或许是这个负反馈所致。
知识库标签:
|列兵
2楼
楼上说的不完全对,作为达林顿管而言,R3是有必要的,即使会使增益有所下降,第一个管子的漏流如果不经过R3泄放到地的话会被第二个管子放大从而产生噪音
知识库标签:
|列兵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立即登陆回答获取会员积分,提高用户级别